home
  1. 首页>
  2. 资讯 >

自购能否为理财市场“打气”

来源:中国网 发布日期:2023-12-13 09:15:08阅读量:16070   

近日,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布消息称,将以自有资金购买旗下股票型理财产品。在资管市场,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较为常见,而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自购模式究竟是业务创新还是营销噱头?

自购能否为理财市场“打气”

自掏腰包购买自家理财产品的不局限于银行理财。今年以来,有多家基金公司用固有资金自购旗下基金,这些动辄数亿元的交易量足以赚够关注度。另外,上市公司及股东通过回购计划,以增持自家股份的方式开启护盘模式也引得各方瞩目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机构出资自购的不管是银行理财、基金、股票等何种产品,自购带来的附加效应往往大于产品本身。从银行理财子公司自购现象看更是如此,除有利于做大理财规模外,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。

自购理财产品可以提振投资者信心。银行理财子公司自购,多数发生在理财市场震荡或行情低迷期。银行理财子公司自购理财产品,一方面有助于稳定产品流动性、优化权益类净值表现;另一方面传递的价值在于提升自家理财产品的市场竞争力,为投资者配置中长期资产助力“打气”。

去年两轮“破净”对银行理财市场形成冲击,引发理财产品大面积赎回。在“伤疤效应”的影响下,时至今日还有不少投资者持币观望情绪浓厚,对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刻板印象也没有改变。目前来看,债市回暖、波动不大,低风险固收类理财产品经过市场修复后吸引力增强。银行理财市场业绩报告也显示,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稳健。在此背景下,不少机构开启自购模式,旨在让投资者重新认识权益类理财产品投资价值,把握新的投资机会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此轮自购还叠加了减费让利的实惠,让投资者见到“真金白银”。理财管理费曾被不少投资者诟病,加之去年市场有所波动,不少理财产品破净了但还需交管理费。近日,不少银行理财子公司明确,产品破净不收管理费。从购买理财产品角度看,把产品收益与费率捆绑,打破既有资管产品默认管理收费模式,相当于让利于投资者,增强理财产品吸引力。自购理财产品无疑有助于稳定投资者预期。后续随着理财产品收益率回暖向上,不排除有些产品销量大涨的可能。

消费者要理性看待自购现象,自购也存在风险。理财市场行情瞬息万变,随着保本保收益理财产品逐步退出市场,理财产品收益出现波动将成为常态。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而言,要打破固有的收费模式,注重提高投研能力,不断丰富理财产品体系,弥补渠道运维短板,为投资者获取稳健收益创造条件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