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助力乡村特色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,探索苹果种植现代化路径,河北大学“果敢前行”社会实践团队于2025年2月23日前往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西小屋村苹果园,深入田间地头,聚焦苹果生长环境、种植技术及产业困境展开实践调研。团队与当地果农共同劳作、交流经验,引入智能化管理理念,为果园提质增效注入科技动能,以实际行动践行助农使命。
扎根田间,体验农事艰辛
清晨六点半,实践队员迎着凛冽寒风抵达西小屋村苹果园。在果园负责人王师傅的带领下,团队成员换上劳作装备,学习果园安全规范,开启一天的农事体验。他们手持锄头参与土壤翻整,协助果农清理杂草、开挖施肥沟渠;在技术员指导下,队员们使用修剪器对果树进行春季剪枝,学习如何疏除病弱枝、保留结果枝,以优化树形结构。“剪枝看似简单,实则需精准判断每一根枝条的作用,这是多年经验的积累。”王师傅边示范边讲解。午后,队员们分组巡园,记录不同区域的土壤湿度、光照强度及果树生长状态,并协助喷洒石硫合剂预防病虫害。尽管双手磨出水泡、鞋裤沾满泥土,但队员们感慨:“只有亲身实践,才知每一颗苹果背后都是汗水与智慧的凝结。”
聚焦痛点,共探产业瓶颈
在调研中,团队发现当地苹果种植面临多重挑战:传统种植模式依赖人工经验,病虫害防治效率低;果树老龄化严重,品种更新滞后;储存与销售渠道单一,抗市场风险能力弱。针对这些问题,队员们与果农展开座谈,结合专业所学提出建议。有队员提到:“可引入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,实现精准灌溉;建立数据库分析气候与产量的关联,提前预警灾害。”此外,团队还调研了周边市场,提议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路,打造“磁县苹果”地域品牌。果农李大姐表示:“大学生们带来的新思路让我们眼前一亮,尤其是数字化管理,过去总觉得高科技离农田很远,现在发现它真能解决实际问题!”
科技赋能,解锁智慧果园
为助力果园转型升级,“果敢前行”团队依托学校农林技术资源,向果园推广智能化管理技术。他们演示了便携式土壤检测仪的使用方法,帮助果农快速获取氮磷钾含量数据;搭建简易气象站,实时监测温湿度、风速等参数;更令果农惊喜的是,团队利用无人机对果园进行全景测绘,结合AI图像识别技术筛查病虫害早期征兆,相比传统人工巡查效率提升近五倍。“以前全靠肉眼找病叶,现在无人机飞一圈就能定位问题区域,真是省时省力!”技术员王师傅赞叹道。
传承匠心,共绘振兴图景
实践期间,果园主王师傅在带领团队成员了解果园具体情况的过程中,向团队成员悉心讲解了有关苹果树品种,苹果树栽培,苹果树生长周期,以及苹果树生长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等知识。队员们受益匪浅,将理论知识与田间操作结合,编写了《苹果种植常见问题手册》,用通俗语言解答保花保果、疏果定果等关键技术。临别前,团队与果园达成长期合作意向,计划定期回访跟踪技术落地效果,助力打造“智慧果园”示范样板。
以青春耕耘热土,用科技浇灌未来
河北大学“果敢前行”社会实践团队以脚步丈量农田,用科技叩响振兴之门。从挥舞锄头翻土到操控无人机巡园,从记录生长数据到搭建数字管理系统,队员们以专业赋能农业,以创新破解困局。此次实践不仅深化了青年学子对“三农”问题的认知,更架起了高校科研与乡村产业间的桥梁。未来,团队将继续聚焦农业现代化需求,探索更多“科技小院”助农模式,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光芒!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